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学作品
人生三害
作者:朱丹  发布时间:2015-03-26 09:46:41 打印 字号: | |
  有这样一个故事,蕴含哲理,发人深省。

  一个农夫想把家里的一头驴和一头羊,拉到集市上卖掉。他找来了一根绳子,系在了羊的脖子上,另外一头系在了驴的缰绳上。因为怕羊跟在后面丢失,农夫在羊角上挂了一个大铃铛。农夫骑上毛驴,听着身后的铃铛声,优哉游哉地朝着集市赶去。

  有三个小偷看见了农夫。第一个小偷说:“我能在农夫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偷走他的羊”。第二个小偷说:“我能轻而易举地偷走他的毛驴”。第三个小偷说:“这些都不算什么,我能偷走农夫全身上下的所有衣物,连一件内衣都不给他留下。”于是,第一个小偷出发了。他蹑手蹑脚地跟在农夫的身后,先是轻轻地解下了羊角上的铃铛,又把铃铛系在了毛驴的尾巴上,然后剪断了羊的缰绳,偷走了羊。农夫因为一直能够听到身后的铃铛声,过了好半天才发现羊丢了。农夫很懊恼,下了毛驴,焦急地左右寻找。第二个小偷来到了农夫的身边,说:“伙计,什么东西丢了啊?”

“羊丢了”

“什么样的羊啊?”第二个小偷又问。

农夫详细地描述了一下羊,第二个小偷说:“哎呀,我刚才看见一个鬼鬼祟祟的人,拉着你的羊,往那边的小树林里去了。赶快去追,肯定能追上。”

农夫听后,把自己的毛驴栓在了路边的一颗大树上,急匆匆地向小树林跑去。第二个小偷看见农夫跑远了,就解开了毛驴的缰绳,偷走了农夫的毛驴。农夫在小树林里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羊。回来后,他发现了毛驴也丢了,万分沮丧,坐在路边哭了起来。这时,农夫听到不远处的池塘边也传来了悲伤的哭声,便走了过去。他看见池塘边有一个穿着华丽的人也在大声哭泣。这个人就是第三个小偷。农夫不解,问道:“朋友,你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啊?”

  第三个小偷说:“我是附近的一个富人,我刚收了今年的租子,足足一大口袋金币,几百枚啊。走到这个池塘边时,脚下一滑,一下子把手里的钱袋扔进了池塘里。”

“那你还不赶快去捞啊?”农夫问道。

第三个小偷说:“我不会游泳啊。这样,你帮我把钱袋捞上来,我奖励你 10个金币,怎么样?”

农夫暗喜,心想:“运气来了,有了这 10个金币,买好几头毛驴和羊的钱都有了!”于是,他三两下脱光自己的衣服,潜入池塘帮人家捞钱袋。他在池塘里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钱袋。等到他筋疲力尽上岸时,岸上已经空空如也了。

  农夫丢了羊,是因为他过于相信铃铛的作用——大意;丢了驴是因为他不加判断就相信了别人的话——轻信;最后等到他起了非分之心时,自己已经一无所有了,这是贪婪。“大意”、“轻信”、“贪婪”就是人生的三害。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我想如果这“三害”放到我们“这类人”身上时,后果更加严重。审判是一项十分严密、严谨,逻辑性很强的工作。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我们一丁点儿的疏忽和大意,就会在裁判结果上得到百倍、千倍的放大,甚至有可能使当事人遭受百万、千万的损失。“轻信”更加可怕,每当我们轻信当事人一分,天平就会倾斜一分。公正失去了平衡,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也就没有了意义。而贪婪……。我想,如果我们起了贪婪之心时,结果就有可能和那个农夫一样,一无所有了。

             2014 年 12月 5日

             (民事第三合议庭朱丹与大家共勉)
责任编辑: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