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学作品
【我的职业故事】选择了,就义无反顾-候秀菲
  发布时间:2021-02-19 09:28:17 打印 字号: | |

【我的职业故事】选择了,就义无反顾-候秀菲

                                                                                                                                                                                                                                                   ——候秀菲在立案审监支部活动上的发言
 

       1979出生的我,已40有余,不再年轻,也没有什么作为。我是通过市中院组织的选调考试,于2010年9月,正式来到法院工作。先是在立案二庭负责申诉复查,申诉复查工作划给了审监庭,因为庭室工作分工的变化,我被调入了审监庭从事审判工作直到今天。下面我主要向大家讲一下我来到法院之前的经历。
       先说说我为什么会选择学习法律吧。小时候,父亲是人们常说的万元户。1994年,一次购销生意,一份判决书,爸爸成了被执行人,家里的房子被查封,从此我过上了到处飘的生活,年少时的困惑与无助,让我萌生了对法律的向往与追求……
       1998年的初秋,我第一次来到沈阳,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寝室在7楼,上课也在7楼,现在回想起当年的日子,基本就是背个书包、拎个暖水瓶爬到这个7楼,又爬到那个7楼。在网络并不发达的当年,我曾象民工一样举牌应聘家教,也曾因为报名雅思、托福的英语补习班而整个暑假不回家寄宿到他人学校宿舍。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害怕毕业,所以在司考与研考之间,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考研,不剪头、少洗澡,参加声势浩大的万人大礼堂补习班,在走廓里挑灯夜读。永远忘不了2002年3月8日,我和同样考研落榜的室友在街上遛了一天。那一年,男足国家队破天荒的首次小组赛出线,大家也都各自为前程作规划,二姐考托福准备出国,三姐选择去北京学习继续考取清华研究生,而我则联系了一个律师事务所,准备边实习边考研。
       计划赶不上变化,县里组织乡镇招录大学生,我考入了塔山镇政府,从此,我的研究生梦彻底破灭。农村的工作模式很松散,但环境也很艰苦,办公室是平房,卫生间是露天的,喝的是井水,每天中午吃饭大师傅敲钟,食堂里也是四处漏风,如果遇到政府来客人,我们的午饭就要等,等客人们都吃完了,桌上剩下的饭菜就是我们的午饭了。在镇政府工作期间,我主要负责信息报导及计划生育工作,不过当镇里有重大任务时,我们就会被编成小组,和村干部一起执行。齐摩托车税,给鸡打禽流感预防针,给猪打防疫针,参加村干部选举,监督怀孕数月的计划外孕妇打胎……电话那头经常听说,二姐在英国又搬家了,三姐的自行车又丢了,头发又掉了一大撮,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室友们都在努力,于是在工作之余,我再次过上了不剪头、少洗澡的日子,参加司法考试,参加检、法招录考试,我先后考入了绥中县检察院和锦州市古塔区检察院。在检察院工作的短短几年间,我接触了很多业务部门,在办公室作过信息报导,在研究室写过调研文章,在案管办作过检委会秘书,在民行科处理过提请抗诉及检察建议的民事案件,在侦查监督科办理过批捕的刑事案件。当年的检委会都是当场记录,为了更好的胜任这份工作,我特意学习了五笔打字。还记得当时办理的一个批捕案件,强奸案,我去看守所提审,看到和我年纪差不太多的犯罪嫌疑人,许多关键环节,我都没好意思问出口,回来的结果可想而知,返工,从那个案子,我真正明白了法律工作人员和医生一样,不分性别。
       近几年案件数量增大,考评指标增多,法院各个部门的工作量都在大量激增,很多法官都选择了辞职。最后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之前和我一起奋斗过的检察院同事的故事,她是古塔区检察院一名优秀的检察官,员额以后,每天都加班到晚上8点,多次作为大要案、专案的主诉公诉人,每次有几十名被告人的大案开庭之前,她都会整晚不睡觉,把整个案件在脑子里再过一遍,她在法庭上的精彩常常会折服庭审中的几十名辩护人,经常会有北京律师所的主任在庭审后给其打电话,高薪酬、高待遇邀请其加入律师队伍。有句话,天道酬勤,让我们大家互相激励,共同实现职业梦想吧。

 


 
责任编辑:仲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