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学作品
《正义之星》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1-10-08 08:37:28 打印 字号: | |

《正义之星》观后感

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教育培训科 冯爱文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坚持公平正义。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牢筑法治信仰,厚植为民情怀,忘我拼搏奉献。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不朽的精神丰碑。他们,就是人民法官。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十一期间,由最高院政治部联合制作的纪录片《正义之星》播出。该纪录片聚焦邹碧华、周春梅、赵鑫等18位模范法官的感人事迹,讲述了人民法官守护公平正义的“幕后”故事。

执著信念,坚守初心

无论是用11年坚守,守护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的执行法官赵鑫,还是将少时侠女梦变为现实,从一名右手大部分功能丧失的残疾人到自强模范,坚持追梦的法官王小莉,亦或是拒绝他人请托,严格公正司法,用生命兑现“说实话、办实事,脊梁不弯”誓言的周春梅。头顶三尺是法律,正是因为无数的法官、政法人坚定信仰的力量,法治的力量,为信仰怒放生命,才挺起了法治的脊梁。

胸怀大局,心有大我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作为一名法官,既要处理好手头的问题纠纷,更要着眼大局,服务大局。在人民法院队伍中,涌现出了大批模范法官,尽职履责,忘我奉献。他,和同事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环保法庭,注重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法治审判工作,他就是法官罗光黔。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他们用法律的剑戟,荡平黑恶势力,涤清社会风气,他们就是法官范红海和法官杨军。正是因为一个又一个的人民法官心怀“国之大者”,主持正义,服务大局,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推陈出新 创新发展

“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为了让法治深入人心,法官邹碧华积极推动司法体制改革,首创案件权重系数理论,让法官逐步走向职业化,规范化。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燃灯”司改的邹碧华,还是情洒乡野,心系乡村的周淑琴、黄志丽,在面对利益多元的矛盾纠纷,他们能够主动“出击”,摸索总结经验,推陈出新,锐意改革,让法律有力度,更有温度。

牢记宗旨 司法为民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不顾风雨,与民同行,方显政法人的爱民情怀。“法官妈妈”陈海仪恪尽职守,认真负责,审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5200多件,无一错案、无一重申、无一抗诉、无一超审限,他们坚持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用真情排民忧,解民困,将温暖送到千家万户,用行动践行诠释司法为民宗旨。

勤勉敬业 扎根基层

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乡村田野间随处可见人民法官的身影。用温情化解家事纠纷的“双语法官”吕仙华,深入田间地头的“背篓法官”郭兴利,法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官彭鑫亮,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用实际行动守护万家和谐,让法治的阳光照耀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与时俱进,面向未来

在互联网时代下,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人民法官用自己的职业素养,赢得了国内外的“掌声”。无论是用裁判维护中国司法权威,彰显中国法院对知识产权全面保护、遏制侵权态度的肖海棠,还是自学区块链技术,守护司法公正的沙丽,亦或是见证了互联网知产司法保护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姜颖。她们迎难而上,不断学习,刻苦钻研,一场场公开审理,一次次自信发声,担负起了新时代审判工作的特殊使命。

截止至2020年,我国法官人数达19.6万人,正是一个又一个的人民法官坚守公平正义,忘我拼搏奉献,才捍卫了法律的权威,更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在这些法官拼搏的背后,是法治中国的强大实力支撑,是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更是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作为一名青年政法干警,我们也以建设法治强国为己任,向英模前辈学习,坚定法治信仰,恪守法治精神,心有大我,脚踏实地,锐意进取,用行动诠释司法为民宗旨,用行动捍卫法律的尊严权威。

 

 

   冯爱文

2021.10.7

 

 

 

 


 

 
责任编辑:仲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