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国庆之际,为了能让更多人了解法院的工作,为了能让更多政法干警时刻谨记法院人的职责,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打造了《正义之星》这个栏目,我有幸观看了这个节目,细细聆听了这几位法院人的故事,让我收获颇多。
《正义之星》分为坚守信仰、服务大局、创新发展、司法为民等六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十分感人的篇章。孟子曾说: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正是因为有了信仰才会让我们不断前行,让我们即使面临威逼利诱也保持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全国先进工作者”赵鑫就是如此,11年来用自己的信仰守护着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用自己的坚守捍卫着法律的尊严,面对困难从不放弃,面对危险从不退缩,时刻将百姓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上,维护着每一位群众的合法权益。周春梅案件是我第二次观看了,那句“春梅纵使侠骨香,不受尘埃半点侵”让我看到了法院人的决心,她用自己的一生探求者公平与正义,用自己的一生告诉了世人法院人的信仰。从创建环保法庭,注重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从而创立了我国第一部环保法庭的罗光黔,到连续端坐18天,每天庭审8小时,创下法院连续开庭最长记录的范红海,再到从事审判工作20余年,审理各类案件近4000件,用法律的剑戟,荡平黑恶势力,涤清社会风气的杨军,他们每一位都是用卓越的政治素养、忘我的服务精神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依赖。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为改革创新者胜。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才会实现自己的跨越,才会为奋斗的事业注入活力。创新发展是时代所需要的,同样也是法院人所需要的。邹碧华曾经说过,人活着就是要改变世界的。法治,是否会成为人们的共识、是否会成为人们的信念和准则是法治中国走进现实的重要衡量标准。为了能让司法体制改革拉开序幕,他运用统计学等原理,不辞辛苦,为今后的改革下了坚定的基础。无论是心系乡村的周淑琴还是情洒乡野的黄志丽,都能在实际工作中推陈出新,真正做到了让法律更有力度,也更有温度。
如果说一次违法只是污染了河流,但一次不公正的执法会污染整个水源。现如今我们国家不断的增强司法工作人员的能力,打造过硬的法官队伍,规范司法行为,让每一位法院人学习最新的法律法规,提高司法审判专业能力。维护公正司法,努力使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人民、历史的检验,严格依法办案,让群众感受到公正,感受到法治的进步,就是为了“司法公正”这四个字。只愿当好未成年人的“法官妈妈”的陈海仪,让纠纷插上互联网翅膀的陈辽敏,青春无悔扎根基层27载的亓民川,全部都将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创造出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法院新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把对每一位优秀法院人的感人事迹中学习到的理念与认识融入到实践中来,将自己从对法院的单纯崇拜者变为集体荣誉的捍卫者。政治上要坚持对党忠诚、对组织忠诚、对人民负责,坚持法在心中、正义为上。生活上要行为检点、成熟稳重、廉洁奉公、举止文明。工作上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意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尽快成为领导的小帮手,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与此同时,敬业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铭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发扬刻苦精神、奉献精神,沉下心、俯下身、以真心待人,以虔诚之心做事,踏踏实实地从一名普通的法治泥瓦匠做起,心甘情愿做一块法治社会的铺路砖、奠基石。
李颖捷
2021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