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利剑高悬惩老赖多年难案一朝解
—市中院执行局远赴内蒙古开展强制执行纪实
  发布时间:2021-11-11 09:07:06 打印 字号: | |

10 26 日,张某悬在心中十多年的石头终于落地。就在这一天,市中院执行局将一处门市房钥匙交到张某手中。“你们辛苦了,十四年了,太不容易了,谢谢你们,谢谢…”年已七旬的张某紧紧地握住执行局局长田继民的手说道。 2007 年,唐某通过司法拍卖购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一处门市房。此前,该门市房因出租被田某占有。租赁合同到期后,唐某几次自行与田某协商房屋交付事宜未果,于是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排除妨碍,但因案件涉及执行程序被裁定驳回起诉。无奈之下,唐某的岳父张某多次向我市中院反映问题,并代唐某处理案件相关事宜。因田某户籍不在呼伦贝尔,执行法官多次与其电话沟通,不是被挂断,就是拒接,并声称已有他人购买该房屋,态度十分恶劣。田某经营门窗类加工工艺,其经营居住的门市房总是大门紧锁,执行干警几次前往呼伦贝尔,均未实际解决问题。为此,执行局成立专案组,专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局长田继民表示,“该案时间和空间跨度大,

买受人合法权益十多年不能实现,每次执行往返 3000 多公里,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当事人等不起,大家一定要团结齐心,坚定信心,下定决心,打一场必胜的执行攻坚战,给买受人一个圆满的答复。” 10 24 日正值周末,在田继民的带领下,执行专案组放弃休息时间,驱车 1500 多公里再次前往呼伦贝尔。 10 25 日下午,执行干警顾不上两天的驱车劳碌,按照工作分工,到当地公安机关调取田某的基本信息,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调取田某的工商信息,到当地法院协调工作配合事宜,到拘留所协调送拘事宜,同时联系强制迁出物品存放仓库、搬家公司和现场公证事宜,做好强制执行前的充分准备工作。晚饭后,专案组召开会议,部署夜间蹲守和次日强制执行工作。当日夜间,在涉案门市房周围蹲守了几个小时,并未发现田某的踪迹。 10 26 5 时,天还没有亮,已经入冬的呼伦贝尔气温很低,执行干警克服疲倦和寒冷,在门市房前后密切观察,严防死守。6 30 分,天已大亮,门市房内仍没有动静,专案组决定敲门。来到房门前,发现房门为左右对开的玻璃门,从门缝里可以看到门是

被屋里人用链锁反锁,这就证明屋里有人。经过几次敲门并大声呼唤田某的姓名,屋里始终无人应答。门打不开,人进不去,怎么办?屋里放着大量的金属材料和工具,屋里人如果暴力反抗怎么办?干警们快速思考着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按照预想方案,决定结合现场情况,随机处置突发性问题。经过反复观察,法官刘勇用力一拉门手柄,拉开一道门缝,并听到了猫叫,原来这是屋里人给猫留的通道。刘勇连忙在仅能穿过一只胳膊的门缝里提起一侧的插销,门缝大了,再提起另一侧的插销,门缝又大了一些。即便拉开两侧的门手柄,工作人员侧身仍难以通过。于是在执法记录仪的拍摄下,干警们相互配合,刘勇奋不顾身地进入屋内,随后干警们相继进入。屋内有隔断,里面有人,正是田某,他还在酣然大睡。“我们是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听到周围有声音,田某睡眼惺忪地醒来,看着出示工作证件的干警一脸茫然,但更多的还是恐慌,“你们是什么人,你们怎么进来的?你们想干什么!我要报警!”待田某穿好衣服,镗亮的手铐也戴在了他的手腕上,专案组向他出示了相关法律文书。田某口头表示配合

法院工作,但情绪十分激动,并称其与他人有约定,钱也花了,房子应该是他的,而且田某强烈要求报警。为了有效推进强迁工作,专案组同意了田某的报警请求。接到报警后,公安民警及时赶到,了解情况和查看法律文书后对田某说,“我们已经了解相关情况,请你积极配合法院开展工作,不要有违法行为。”随后公安民警离开现场,在司法执行的强大威慑下,田某的激动情绪也骤然下降。专案组立即开展强大的思想攻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田某表示悔过并将积极配合法院工作,向他人另行主张权利。在专案组的监督下,田某自行清理物品,联系租赁存放地点,历时 5 个小时,搬迁程序宣告结束,钥匙顺利交付到张某手中。“谢谢你们,谢谢!”这就是文章开头那感人的一幕。历时十四年之久、相隔千里之远,执行干警克服困难,雷霆出击,案件圆满化解,赢得群众赞誉。市中院将继续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足岗位职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仲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