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市中院持续帮扶蒋家村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1-12-09 09:48:53 打印 字号: | |

蒋家村是市中院对口帮扶联系点,原为省级贫困村。在市中院的大力帮扶下,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该村已由贫困村一跃成为“红旗村”,299 户建档立卡户实现集体脱贫。近日,记者来到了蒋家村,一睹发生的巨大变化。

法院的帮扶———很对路

今年70多岁的苗雨才曾经是蒋家村有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年纪大还身体不好,老伴多年前去世,30 多岁的未婚儿子与他守着穷家破院相依为命。 2018 年,市中院筹钱给他家盖了4间新房,并提供了200只鸡雏和3只羊,如今鸡已经发展到五六百只,羊也有10多只了。前年,驻村干部把苗雨才的儿子介绍到一个泳装厂打工,一年工资5万多元,苗家彻底脱了贫。苗雨才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日子越过越好,收入年年增加,每年村里项目都分红,今年我家比去年多得600多元呢!”蒋家村8个村民组共415户、 1428 人。村民以花生、玉米、苹果和梨等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但由于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且瘠薄干旱,致使农业收入极低。一些村民家里散养着为数不多的猪、牛、羊等牲畜,不成规模,基本以自给为主,无法获得实际的经济效益,村里也没有集体经济,是一个“空壳村”。自然资源不足、劳动力不足、技术能力不足、资金不足,再加上没有理想的项目发展经济,缺乏稳定收入,致使蒋家村贫困发生率极高,2017年之前建档立卡贫困户199户、778人,贫困比例高达 54%还多。经过几年的帮扶,现有村支柱产业50千瓦光伏电站,每年发电8万度,年收入5万多元;建成36座菊花种植大棚,安排就业人员30余人,种植冷菊花70万株左右,年收入30万元;建立绒山羊养殖基地,外租租金收入5万元;自来水进村,提高用水质量;建成2个文化广场,购置文体器材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该村被兴城市政府评为“脱贫过程典型示范村”。“每次法院领导来,都给我们指点迷津,对我们村的情况相当了解,说的做的都特别实在。”蒋家村党支部负责人说。市中院领导对蒋家村扶贫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脚下要沾泥土,心中要有真情,要想着办实事。要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不断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5年来,该院共为帮扶乡村自筹资金39.2万元,协调资金40万元,发展产业项目,完善基础设施。今年又投资6万元,巩固发展菊花大棚建设。

法院的帮扶———很暖心

市中院对蒋家村的帮扶,不仅只关注物质脱贫,还强调精神脱贫。帮助村里大力加强文明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法治进乡村,尤其是学习宣传贯彻新颁布的民法典,扎实做好防范社会风险、化解邻里纠纷工作,打造蒋家村的“枫桥经验”,让整个村子形成健康、向上、明礼、懂法的风气。市中院党组率队到蒋家村实地查看基础建设、慰问贫困户,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并与蒋家村建立了党建联系点制度,层层压实政治责任,集中力量攻克堡垒,全院的党员干部都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主战场。政治部党支部、法警支队党支部等多次与村支委召开座谈会,听取该村情况汇报,分析该村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整改意见。开展法院两个党支部与蒋家村党支部互帮学工作,共同交流探讨,互相交流工作经验。202071日,该院组织法治宣讲团走进蒋家村开展以“送法下乡暖民心携手共筑和谐梦”为主题的民法典宣传活动,为蒋家村党员干部及村民50余人普法,耐心解答农民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维护法律的自觉。今年以来,该院通过再走访、再排查,对帮扶村、脱贫户、“三类户”防返贫动态监测、“两不愁三保障”情况等进行全面巩固落实。1119日,市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刘雪峰一行来到蒋家村实地走访调研,查看冷菊大棚了解受灾情况,并到碱厂学校看望困难学生。

法院的干部———很靠谱

谷忠臣是市中院的一名普通干警,自 2018 年被选派到蒋家村任“第一书记”后,他秉承为民初心,“三步走”铺就扶贫路。通过建强村党支部、强化组织制度和宣传工作,不断增强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瞄准帮扶定规划,制定了年度帮扶工作计划和三年帮扶工作规划;通过积极开展宣传聚民心,向老百姓大力宣传党的扶贫开发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让他们相信党、相信扶贫队,统一思想共同落实好政策。疫情期间,他坚守防控最前线,组织和动员全体村民遵守防控规定,对重点人员上门测量体温,劝返赶集群众,劝散红白诸事群宴,为村里积极争取协调到医用口罩100只、酒精5斤、医用手套 100 个。由于防控及时,措施得力,蒋家村没有发生一起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因工作成绩突出,谷忠臣被评为“全省百名优秀第一书记”。自从2014年该院向蒋家村派驻扶贫工作队以来,韩富安、黄家海、陈晓斌、朱笑言、谷忠臣、唐金荣 6 名法官便成为蒋家村脱贫攻坚的“主心骨”。而市中院以及每一名法官,都是“村里人”的“家里人”。 1017日,市中院组织各庭室代表 30 多人走进蒋家村,走访贫困户173户,聊家常,说困难,交流想法,帮干农活……当干警们准备乘车离开的时候,村民们依依不舍,拉着干警们的手说:“感谢法院的同志来我们村看我们,住在家里,不把我们当外人,希望你们能够常来。”未来,市中院将再接再厉、一如既往,持续加大帮扶力度,为帮扶村解决实际困难,推进建设小康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领蒋家村奔向新生活。


 
责任编辑:仲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