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一庭的工作人员主动来到涉案企业进行“上门服务”。
原来行政审判一庭刚刚审结了一起涉企业工伤认定及行政复议案件,经过承办法官孙彬一系列努力协调,一系列努力协调,当事人同意撤回一审起诉和二审上诉。
张关中、侯多是行政审判一庭的法官助理,他们看见又一件行政争议被实质性化解,实现案结事了,不禁为自己是一名行政审判辅助人员而感到由衷的自豪。他俩从法官手里受领送达裁定书的任务后,发现了一个平常都司空见惯的小问题:行政诉讼收费标准普遍偏低,一般都是50元,本案需要向企业当事人退还诉讼费25元。
25元意味着什么?25元可能不够企业来回一趟的路费,25元可能企业根本就不在乎。但是,25元代表当事人一方的切身利益,代表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如果法院在向当事人送达裁定书时,主动帮企业办好退诉讼费手续,省却企业奔波来回,企业会是什么样的感受?钱固然不多,但是民心可贵,只要走出一小步,那一定会直接拉近法院和当事人之间的距离。张关中与侯多很快形成共识:法官老同志冲锋在前,努力办案,年轻人也应当发扬探索创新精神,把好的想法积极实践,充分满足群众司法便民新需求。
两人说干就干,正好涉案企业距离法院只有几百米,在做好防疫措施前提下,法官助理张关中、侯多和书记员周婷婷主动上门向企业送达裁定书的同时,当场办理退诉讼费手续。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行政审判老法官努力协调,实现争议化解本身就给企业办好事了,你们几个年轻人今天把好事做得更好,钱固然不多,但是心里暖啊……”
回到法院,张关中、侯多把退费手续向诉讼服务中心做了交接,诉服部门表示肯定。下一步,行政审判一庭将以此次创新实践为契机,进一步研究探索在涉企、涉老等特殊诉讼群体便利退费方面的新举措,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确保司法为民落到实处,用实际行动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司法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