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对法律职业的向往
和对公平正义的孜孜追求
她用满腔热忱和高度的责任感
用一言一行践行着初心使命
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
彰显了新时代人民法官
的良好形象
她就是葫芦岛市龙港区人民法院
立案庭员额法官韦薇
温情司法 守护民心
“法院是讲理的地方,我就知道一定能解决我们的难题。”农民工兄弟老李收到法院微信转来的劳务费,由衷地说。
2022年4月13日,老李情绪激动地来到葫芦岛市龙港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势要为自己讨个说法。在立案窗口工作的韦薇听到声音后,第一时间赶了过来,“大哥,您先别激动,有话慢慢说。”
原来,老李等13人上年秋天从建昌来城里给一家装饰公司打工,劳务费一直没拿到。葫芦岛过年期间爆发疫情,他们在家不能外出,给老板打电话,老板一直说等等、再等等。他们实在等不及了,于是来到法院,想通过打官司把工钱要回来。韦薇耐心听老李把话讲完,发现他们连张欠条都没让装饰公司打。
没有直接证据,也不会写起诉状,韦薇却没有就此推脱,而是马上联系院里的特约调解员,找到该装饰公司老板,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共同劝导,终于把拖欠老李他们的劳务费如数要回。
考虑到路途遥远及疫情原因,韦薇不想让老李他们再折腾到法院,她同两名调解员商量,通过线上调解平台,连线已经回到老家的13名农民工,逐一核对工资金额,通过微信把钱转给了他们。
只要百姓有需要,韦薇都会主动帮助他们,给他们耐心解答,耐心细致讲清楚所有的法律流程。有的对接调解室,尽力把纠纷化解在诉前;有的联系法律援助中心,为其提供免费法律援助……看到老百姓顺利解决问题后如释重负的神情,无论过程曾如何麻烦曲折,韦薇都会觉得十分欣慰。
▲韦薇主动解答当事人要求胜诉退费事宜
战“疫”护航 指尖立案
“没想到这样的特殊时期,不出家门就能快速立案,太感谢你们了!”
2022年初,受疫情影响,院里诉讼服务大厅暂时关闭。为满足疫情期间人民群众诉讼服务需求,实现诉服工作“不停摆”,韦薇与立案庭其他干警一起,把服务从“线下”搬到了“线上”。
韦薇所在的立案庭第一时间通过龙港法院微信公众号、干警积极转发朋友圈等形式,公开办案网址、咨询电话及工作人员联系方式,以求最大范围地将网上办公信息及操作流程宣传出去,让当事人尽快掌握网上立案操作流程,尽可能多地让有立案需求的群众知晓“网上立案”的渠道。
韦薇及其同事通过提前进行网上预约,引导当事人有序办理立案手续;利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和“12368热线电话”等线上服务平台,指导当事人依法依规完成线上立案;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申请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全力保障了特殊时期立案、诉讼咨询、收转材料、延期开庭、信访化解等各方面诉讼服务均能有条不紊地运行,实现了诉讼活动“不断档”“不打烊”“不悬空”,确保群众“联得上”“找得到”“办得了”。
▲疫情期间韦薇仍坚守在岗
铿锵玫瑰 凌寒绽放
2022年2月疫情突袭之时,做完膝盖手术才两个月的韦薇,第一时间联系所在社区书记,主动请缨以党员身份参加社区防疫工作,义无反顾上“疫”线。在防疫初期,经常会有居民对防疫工作不理解,通过微信群表达不满。韦薇利用自身既是疫情防控志愿者又是社区居民的双重身份,一方面针对大家转发的各种负面言论和不实信息,及时予以辟谣;另一方面对解答不了的疑惑和解决不了的困难,及时反馈,协调社区及时回应,主动当好疫情防控的“传声筒”,搭建起了社区和居民之间的“连心桥”。
每次全民核酸,凌晨5点天还未亮,她就已经穿好防护服,前往核酸采集点维持秩序,配合社区工作人员采集居民信息,耐心回答居民的各种问题。一干就是一天,一干就是数次。每次回家,还在术后康复期的膝盖都会肿一大圈,但第二天她照常准时到岗投入工作。
进一步是战士,退一步是母亲。韦薇时常放下需要照顾的幼女。当志愿者时,女儿一早醒来哭着找妈妈,当她看见“大白”妈妈时,竟笑了说到:“等我长大了也要当志愿者。”
▲韦薇参加社区防疫工作,指导群众扫码登记
从“法院新兵”到“业务尖兵”,离不开韦薇“十年磨一剑”的坚韧和毅力。“奋斗者永远年轻,奋斗者永远热情。在下一个十年里我依然会脚踏实地,依然会奋斗,依然会饱含热情!”韦薇坚定地说。
本期青年干警 ✦
韦薇
韦薇,1988年出生,辽宁大学法学硕士,现任葫芦岛市龙港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四级法官。龙港区第五届、第六届党代表,曾获得优秀公务员等诸多荣誉,所在工作岗位被评为龙港区党员先锋示范岗。
来源:辽宁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