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人民法院报】淬火打磨“领头羊”

——记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学研”一体化机制培养的优秀法官们
作者:黄艳辉 严怡娜  发布时间:2024-05-19 13:52:52 打印 字号: | |

2021年以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实施“审学研”一体化机制,强化法院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青年干警成长,带动形成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的人才培养新气象。3年来,共有5批25名优秀业务骨干,努力成长为审判工作、理论研究以及教育培训的“领头羊”。

 王继余:润物无声胜有声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半年时间不算长,但如果全身心投入一件事,足以把精钢锻成利刃。”作为辽宁高院首批“审学研”驻院研究人员,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王继余坦言,驻院研究的半年为其此后的成长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审学研’驻院研究期间,我养成了强烈的案例意识。”王继余说,“法官要善于捕捉案件的特殊性,更要深入研究特殊性,促进审判水平不断提升。”

2023年2月,在葫芦岛龙港区人民法院挂职副院长的王继余对一起酒驾案件作出判决。

 此案中,被告人吴某其实并没有驾驶机动车,只是在明知刘某饮酒的情况下将车交予刘某驾驶并一路随行,这正是案件的特殊之处。

 法院审理认为,吴某将车钥匙交给饮酒的刘某,为刘某的醉酒驾驶提供了主要犯罪工具,这不仅是危险驾驶行为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也表明二人对醉驾行为存在通谋,二人联合制造了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故应认定吴某为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人。

翻阅参考资料、查询相关案例、分析重点难点……王继余认真研究案情,深入挖掘这起特殊酒驾的理论价值。一篇近7000字、以醉驾型危险驾驶罪之共同犯罪的认定为主题的案例分析“出炉”。

在王继余看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能力恰恰是“审学研”赋予法官的核心竞争力。

凭借着出色的调查研究能力,2023年6月,王继余完成了《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对葫芦岛市两级法院进一步完善司法服务举措提出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白皮书深入挖掘涉企案件背后成因,针对行政机关和各类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别从强化契约精神和增强依法合规治企意识提出务实可行的对策。在王继余看来,“审学研”给了他这样的底气,也锻炼了他这样的能力。

“虽然不发文凭,但能在省高院沉浸式学习,机不可失!”他把“审学研”视作机遇,让他有时间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完成一次蜕变。

在驻辽宁高院研究期间,王继余在国家级刊物发表2篇论文,制作了1个精品课件。2022年8月2日至4日,担任教培科科长的王继余精心组织了葫芦岛全市政法系统第一期同堂刑事审判业务培训班,这是近年来葫芦岛政法系统刑事审判业务首次同堂培训,从规模、标准、师资力量等方面均有较大突破。

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层干部,王继余带领的是一支比他更年轻的队伍。

强队伍要从提素能开始,王继余建立“周一小课堂”学习制度,利用每周一上班后的半个小时进行集中培训。

“党建指导、短视频制作、舆情分析,‘周一小课堂’涵盖了工作需要的种种技能。”2022年8月入职的干警张茜告诉记者,令她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王继余的公文写作能力,“科长经常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我们开拓写作思路,带着我们分析优秀文章逻辑结构和语言风格,我现在也有了很大进步。”

2024年2月,王继余被任命为葫芦岛中院研究室主任,负责综合材料起草、审判管理、司法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好苗子一定要经风雨见世面,他本人有极强的责任感和上进心,多岗位历练将有助于他早日成长为‘领头羊’。”葫芦岛中院党组书记、院长于德江对王继余充满了信任和信心。

“工作压力不小,但我在‘审学研’经过了魔鬼式训练,咱不怕!”王继余很乐观。

春暖花开,争奇斗艳。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一个战斗团队,王继余正用他的言行和经历鼓励带动着身边的年轻人在法治路上逐梦前行。

责任编辑:张茜